——針對目前我國工業給水落后的水處理方法導致的能源、水資源浪費、地下水資源污染以及鍋爐等設備的損害、增加維修成本等問題的解決方案
北京聯合大學 王雅珍
目前我國共有約54萬多臺鍋爐(不包括浴爐和茶爐),其中工業鍋爐53.2萬臺,占鍋爐總數98.5%;電站鍋爐8000多臺。由于歷史原因和其他因素,這些鍋爐在對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的同時,也造成了我國能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和嚴重的地下水資源污染。在國家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發展、把節能減排作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強行指標加以貫徹的今天,全面、徹底地解決我國工業、供暖鍋爐行業普遍存在的對能源、水資源浪費和地下水資源污染等問題,已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我通過多年的實地考察并收集大量的實際資料數據加以論證分析發現,目前我國城市地下水、工業集中地點的地下水和火電廠附近的地下水基本上都被嚴重的污染。上述地區的地表水都已變成苦咸水,一般含鹽量都在500~1500mg/l,嚴重的都超過了2000 mg/l(而咸水湖的定義是含鹽量僅為>500 mg/l)。尤其是在北方有供暖鍋爐房的地區,地下水被污染的程度更為嚴重,并直接危害到人民的健康生存,導致人們患高血壓、心臟病和患癌癥的機率增加。
我國鍋爐安全監察部門從1985年開始大力推廣、使用鈉離子交換器進行鍋爐給水處理,這種水處理方法是造成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以及縮短鍋爐設備使用壽命的主要原因
在工業鍋爐給水領域,我國鍋爐安全監察部門是從1985年開始大力推廣使用鈉離子交換器的。到目前為止我國工業鍋爐的給水基本上都是采用鈉離子交換軟化水,鈉離子交換器失效后就需要用食鹽進行再生。目前我國在供暖系統使用的鈉離子交換器其鹽耗一般在250~500克/摩爾。也就是說每置換出水中20克鈣離子或12克鎂離子,就需要使用250~500克食鹽。以北京市的地下水為例,每制取一噸鈉離子交換的軟化水需排放到地下≥1.75公斤食鹽。在山西、內蒙、山東等地基本上都是每制取一噸軟化水,就有2公斤左右的食鹽被排放到地下,就這樣食鹽像大海搬家一樣地被排入了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永久性污染。
我退休以前是北京聯合大學的教師。1983年我在清華分校創建了《鍋爐安全檢測》專業,并主講《低壓鍋爐水處理》(即壓力小于2.5MPa的鍋爐,現被稱為工業鍋爐,已占我國鍋爐總數的98.5%以上)。從1991-1993年我曾帶三屆畢業生以“鈉離子交換再生廢液對地下水的污染”為題做了三年研究,以北京市通匯河沿岸為調查重點,得出了污染的定性及定量的測定。例如,北京市擁有8000多座鍋爐房,成規模的鍋爐房有2800多座。由于廣泛使用鈉離子交換器,僅北京市為了供暖每年就需要用20多萬噸食鹽。大同礦務局每年供暖要用9000噸食鹽。這些食鹽和水中原有的各種離子,均以離子狀態排入了地下水,對地下水造成了永久性的污染。三年時間就可以使合格的地下飲用水源變為不合格的飲用水源。
從1985年起在我國工業鍋爐給水領域,由于遵照GB1576的水質指標,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大力推廣鈉離子交換法并廣泛使用鈉離子交換器。隨著使用鈉離子交換器的普及,我國地下水中的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含量逐年上升。經我調查分析:
1985年夏季,北京自來水的含鹽量為230mg/L左右,氯根≤20mg/L,硬度≤4mmol/L。1987年鈉離子交換器普及率達到30%左右時,北京市夏季自來水含鹽量升至約300mg/L,硬度升至約為5mmol/L,氯根約為27mg/L。
1989年,鈉離子交換器普及率達到70%左右時,北京市夏季自來水的含鹽量升至為450—650mg/L左右,硬度升至≥7mmol/L,氯根升至≥50mg/L。
1990年,鈉離子交換器普及率達到>80%時,北京市夏季自來水含鹽量升至約500mg/L,硬度升至≥8mmol/L,氯根升至≥100mg/L。
|